• <strike id="fdgpu"><input id="fdgpu"></input></strike>
    <label id="fdgpu"></label>
    <s id="fdgpu"><code id="fdgpu"></code></s>

  • <label id="fdgpu"></label>
  • <span id="fdgpu"><u id="fdgpu"></u></span>

    <s id="fdgpu"><sub id="fdgpu"></sub></s>
     首頁 > 新聞 > 國內 >

    聯通單方終止小靈通惹官司 訴其壟斷勝訴概率小

    2015-02-04 10:07:39   作者:馬金順   來源:法治周末   評論:0  點擊:


      不過,上述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小靈通網絡是一個比較落后的網絡,工信部要求運營商把這個網絡停掉。當一個網絡必須退出的時候,一方面,運營商對此不會再增加投資,另一方面,用戶會慢慢減少,基站也會越來越少。如果沒有這么多用戶,仍保留原有基站的數量,維護成本是非常高的,不管對于企業(yè)運營還是對于國有資產的保值,都是沒有好處的。

      反壟斷法第17條規(guī)定了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所做的、諸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因此,在起訴狀中,丁先生明確要求撤銷北京聯通單方宣布終止小靈通業(yè)務和要求小靈通轉網升級的行為。

      那么,北京聯通此種做法是否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小靈通的退出是大勢所趨,北京聯通的做法并不屬于壟斷行為。”上述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認為。

      電信行業(yè)獨立分析師付亮對法治周末記者介紹,近幾年小靈通用戶在快速減少,最頂峰時差不多全國有將近一億的小靈通用戶,而現在可能也就只剩下幾百萬用戶了,并且大多數用戶花費很少,大都處于停機狀態(tài)。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劉繼峰對法治周末記者分析說:“首先,北京聯通免費為小靈通用戶更換為聯通號以及給用戶一定的時間來換號,這就相當于一個預通知,而且北京聯通還將為小靈通用戶免費提供6個月改號通知服務,這相當于對終止小靈通業(yè)務的一個保障。其次,即使北京聯通沒有通知用戶即終止了相關業(yè)務,其做法也不屬于反壟斷法第17條所規(guī)定的壟斷行為。”

      “反壟斷法第17條禁止的行為,如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等,其前提條件均是沒有正當理由,而北京聯通這么做是有正當理由的,即技術創(chuàng)新。”劉繼峰進一步解釋說。

      北京市律協競爭與反壟斷法律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魏士廩對此表示贊同,他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早在2009年,工信部就發(fā)出通知,明確要求當初劃給小靈通使用的頻段在2011年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有這樣的政策文件,意味著小靈通退出市場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是無法扭轉的趨勢。另外,從市場發(fā)展來看,小靈通本身已經不符合經濟的發(fā)展方向,退網還是有合理的理由的。”

      “由于北京聯通終止小靈通業(yè)務的做法不屬于反壟斷法第17條所規(guī)定的壟斷行為,所以丁先生起訴北京聯通壟斷,勝訴概率很小。”劉繼峰說。

      “停止服務涉嫌違約”

      丁先生認為,北京聯通拆除發(fā)射基站的行為不僅涉嫌壟斷,還涉嫌欺詐。

      據丁先生介紹,2011年后,北京聯通就在城區(qū)、遠郊區(qū)縣大規(guī)模的拆除小靈通基站,致使2012年開始小靈通用戶通話質量無法保障,很多區(qū)域無法使用,有些地區(qū)即便能接通也經常出現掉線、雜音的情況。

      丁先生認為,北京聯通在未告知用戶并且無法保證用戶通話質量的情況下,事后仍然照常收取用戶資費套餐,屬于欺詐經營行為。

      “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丁先生認為,“北京聯通應當返還其所擁有的272個小靈通號碼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間已繳納的話費,并且賠償相應損失。”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這個案件首先要確認北京聯通拆除小靈通基站是否需要告知用戶,如果應當通知用戶而沒有通知,并且這些信息對用戶享受小靈通服務產生重大影響,就有可能涉嫌對消費者知情權的侵犯,屬于故意隱瞞信息,可以視為欺詐,但是需要有事實和前提作保障。

      對此,法治周末記者試圖聯系北京聯通,但截至發(fā)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上述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任何一家運營商,基站數量的增加或者減少一般都不會通知到用戶,在工作規(guī)定中也沒有這種要求,但如果是停網,肯定會對外公告。

      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學副教授吳景明認為,認定這個事件為欺詐有點牽強,但是肯定構成了違約。因為原來雙方約定收取這么多費用,北京聯通肯定是要提供完整的服務,即保證通話質量,而現在北京聯通無法保證小靈通用戶的通話質量,相當于北京聯通提供的服務減少了,應該減少費用,否則就構成違約。

      劉俊海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消費者有權利請求北京聯通繼續(xù)履行合同,把基站恢復起來,也可選擇解除合同,但多收取的費用必須退還。

      “運營商不能說因為有工信部的政策,就以為停止服務不算違約。畢竟,當用戶購買小靈通的服務時,雙方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契約關系。那無論有沒有政策的調整,運營商提供不符合合同約定的內容,比如拆除基站、停止服務,致使通話質量無法保證,就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運營商應該給用戶一些合理的返還或者補償。”魏士廩說。

      在魏士廩看來,市場評估某個補償是否合理時,一般會考慮成本問題。如果小靈通用戶轉網后,北京聯通成本未增加,而對用戶的限制增多,從合理性的角度來說,可能會打一個折扣。

      “不過,本案中,小靈通用戶轉網后,其所享受的網絡比以前要好,還有一些以前沒有的服務,比如上網服務等,這樣來看,北京聯通對小靈通用戶提出的轉網升級‘四大特權’也算是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但是因拆除基站導致用戶通話質量不能保證,北京聯通應該根據提供服務的情況,返還用戶一定費用。”魏士廩進一步解釋說。

    分享到: 收藏

    專題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景德镇市| 台南县| 内丘县| 通江县| 辽中县| 平顶山市| 都安| 扶绥县| 五常市| 柳州市| 澳门| 昌平区| 苍南县| 昭苏县| 新乡市| 科尔| 石棉县| 通许县| 沅江市| 阳东县| 江山市| 晋城| 从江县| 阳江市| 高陵县| 潍坊市| 阿克陶县| 雅江县| 济宁市| 渝北区| 莱芜市| 泾源县| 长汀县| 黎平县| 故城县| 陵川县| 东阳市| 海淀区| 宜章县| 商河县| 永昌县|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 htt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