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日本久久久久,日本-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首頁 > 新聞 > 專家觀點 >

互聯網周刊:聯通亂象

2012-01-20 00:00:00   作者:   來源:   評論:0  點擊:



  聯通還有沒有更好的戰(zhàn)略——來自互聯網界的診斷
  中國聯通對互聯網的理解,太從電信人自我中心出發(fā)了,基本看漏了互聯網人理解的“互聯網基礎服務”的全部三道核心主陣地。其本身的不作為導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邊緣化。
  驚聞中國聯通(以下簡稱聯通)凈利下滑近6成,在還要繼續(xù)接受反壟斷調查的情況下,可以說內外交困。聯通下一步向何處去?
  對聯通而言,反壟斷是企業(yè)與社會利益沖突,而盈利則在企業(yè)自身,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即使反壟斷的人,也不希望看到聯通盈利下滑,希望聯通靠市場競爭,使利潤有質的飛躍、大的提高。在互聯網人看,這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希望看到的那種質變,畢竟沒有發(fā)生。一定是哪里出了問題。
  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戰(zhàn)略。本文重點探討,聯通從當前盈利下降,到盈利大幅度躍升之間,是否存在可捕捉的戰(zhàn)略新空間。答案,是肯定的。大幅盈利的機會為什么沒有被捕捉?我們試著從互聯網人的角度,猜測電信思維可能存在的戰(zhàn)略盲區(qū)。不求全面,但求換位思考,互相啟發(fā),幫助聯通于無路中尋找柳暗花明。
  一、形勢判斷:“后電信時代”符合實際嗎
  1、聯通的現狀:盈利為何大幅下滑?
  聯通公布的2010年財報數據顯示,2010年營收1713.0億元,同比增長11.3%,盈利38.5億元,同比下降59.7%。
  公司解釋稱,業(yè)績下滑主要是聯通3G業(yè)務處于發(fā)展初期,收入尚未能彌補折舊攤銷、網絡、營運及支撐成本以及3G手機補貼成本等市場相關費用的增加。
  第一個方面,是大規(guī)模的3G網絡建設。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國聯通3G基站數量達到18.3萬個,同比增長70.8%;GSM基站數量達到32.9萬個,同比增長15.5%。3G網絡已覆蓋全國縣級以上城市和東部發(fā)達鄉(xiāng)鎮(zhèn);GSM網絡已覆蓋除邊遠地區(qū)外的所有鄉(xiāng)鎮(zhèn)和絕大部分行政村。固網寬帶接入端口總數達到6,583萬個,同比增長29.3%,其中,20M以上端口占比38%。
  第二個方面,是3G業(yè)務仍處運營初期盈利有限,終端銷售成本的大幅增長,是聯通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聯通從戰(zhàn)略上加大了移動業(yè)務投入,推出包括iPhone4在內的百余款3G定制終端,實施“預存話費送手機”等終端補貼政策,大力發(fā)展3G合約計劃用戶。收獲在預期之中,聯通移動業(yè)務收入首次超過固網業(yè)務,占比達到50.7%。這對聯通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質變,從此聯通從一個固網公司,正式變?yōu)榱艘苿庸尽?br />   但付出的代價,可以用慘重形容。2010年全年銷售通信產品支出發(fā)生106.9億元,比上年增長297.5%,同期銷售通信產品收入只有74.6億元,銷售虧損為32.3億元。3G手機補貼成本造成虧損31.7億元,1-4季度分別為1.0億元、3.9億元、7.7億元和19.1億元。虧損的98%在3G上。
  兩個方面的原因相較之下,業(yè)界普遍認為,終端補貼是聯通利潤下滑的主因。單就終端補貼就事而論,在市場推廣常理中,有市場特定階段的特征。但我們在這里,就要預存疑一下:推廣銷售虧損,是必然的嗎?蘋果就是反例。蘋果發(fā)行iPhone不僅不像聯通那樣虧損,還賺翻了。同是iPhone,一虧一賺,本身就把真問題暴露出來。不是推廣銷售本身一定會怎么樣,而是聯通與蘋果兩個公司的競爭力不同,表現到面上來了。
  從銷售行為抽象出聯通的競爭力類型,屬于典型的大而不強的“中國制造”方式。大是指規(guī)模,強是指利潤。聯通以打價格戰(zhàn)的方式進行3G終端銷售,正好落進“中國制造”的經典陷阱:收入量擴大,但沒有利潤。簡稱大而不強。蘋果則是做強做優(yōu)的方式,因此利潤上做強,創(chuàng)新上做優(yōu)。國資委要求企業(yè)做強做優(yōu),聯通沒做到,做成了大而不強,這是實質。
  剝掉第一層筍,我們進一步分析更靠近基本面的信息。不強,不強在哪里,聯通弱在哪里?
  遠的蘋果不比,我們就分析三大運營商在“強”(利潤)這一點上的差異。在三大運營商中,2011年上半年,中移動實現利潤613億元,同比增6.3%,利潤率達到24.5%。中電信2011上半年利潤為97.10億元,同比增10.2%,利潤率為8%。上半年中國聯通凈利潤26.37億元,同比下降5.5%,利潤率為2.6%。24.5、8、2.6。聯通的利潤率幾乎是中移動的十分之一。只用短期因素解釋,不能說明根本問題。因為就算2010年凈利不大幅下滑,不強這個基本面,對于聯通也是擺在那里的。
  從微觀看,聯通手機用戶ARPU并不低,為124元人民幣,比中移動還高出許多。之所以不強,是因為高ARPU值業(yè)務只是局部的,在聯通業(yè)務全局中,高ARPU值的數據業(yè)務與移動業(yè)務所占比重太小了。聯通對數據業(yè)務追晚了,這才是不強的直接原因。
  從歷史上看,網通曾有機會按候自強的思想,在電信業(yè)率先跨入數據時代,跟上蘋果們的步伐。由于客觀原因,這個良機錯失了。損失的機會成本相當于聯通總市值。到了聯通、網通合并成中國聯通時,已經輪不上客觀原因去阻礙做強了,因為像田溯寧那樣力主往數據上靠的人,在聯通已不再是主流。聯通獲得移動牌照后,只在電信上形成做大的競爭力,沒有在數據上形成做強的競爭力,是弱的總癥結,是不強的根本原因。
  這可以有效解釋聯通與蘋果圍繞iPhone的利益博弈中處于下風的原因。顯然,這是發(fā)生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一場數據競爭力與電信競爭力的較量。蘋果擁有數據核心競爭力,而聯通不具備,因此聯通只能被擠到賣手機的一群人中,靠打價格戰(zhàn)求發(fā)展了。連外人都在奇怪,為什么在銷售旺季的十一期間,聯通都不發(fā)功推銷iPhone,可見受制于人的狼狽不堪。這離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差得很遠。
  資本市場對于聯通的分析,顯然過分樂觀。只考慮了業(yè)務量絕對值增長,而沒有將聯通損失的機會成本計入在內。沒有顧及運營商以外的競爭對手,利用聯通放棄的機會坐大,對聯通未來生存空間的擠壓。
  談完現象以后,我們就要追到本質層面,看一看聯通的基本面是怎么壞下去的。
  2、聯通形勢判斷:“后電信時代”疑問
  聯通的基本面本來可以很好,但現在壞下去,我認為第一個因素就與形勢判斷有關。形勢判斷是制訂戰(zhàn)略和規(guī)劃資源的基礎,形勢判斷有誤,整體出偏差就在所難免。
  1)后電信時代,是聯通對所處形勢的一個基本判斷。但從互聯網人角度看,存有重大疑問。
  聯通人認為,“電信業(yè)與互聯網行業(yè)融合是‘后電信時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半娦艠I(yè)與互聯網行業(yè)融合”這個判斷,互聯網人是認同的。但是,融合后誰在產業(yè)鏈中心呢?從后電信時代提法本身看,顯然是以電信為中心。聯通人果然是這樣判斷的,認為,“作為互聯網基礎服務的提供者,電信運營商處于‘后電信時代’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核心物種地位”。
  這就不符合實際了,既不符合國際的實際,也不符合中國的實際。因為在美國,蘋果、谷歌(微博)是主導者,AT&T并不是主導者;在中國,騰訊、百度市值早已超過聯通和中國電信(微博), 2010年,騰訊市值400億美元時,聯通市值僅312億美元。聯通已不是“核心物種”,是排在騰訊、百度后面的小弟弟。
  從客觀上看,核心物種有一個簡單標準,就是摩根斯坦利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報告中提及的數據增值業(yè)務占整個業(yè)務的比重。因為在電信業(yè)與互聯網行業(yè)融合中,語音業(yè)務是持平增長趨勢,數據業(yè)務是高速增長態(tài)勢,因此誰的業(yè)務搭在快車道上,誰就會成為行業(yè)主導者,誰才是核心物種。
  騰訊互聯網增值業(yè)務在2009年的收入中占比是76.6%,聯通2010年移動非語音業(yè)務收入占移動通信服務收入比例僅到32.0%,同比提高也只有4.4%。按這個蝸牛速度,要追上騰訊現在水平,需要10年。這還沒有算所謂“非語音業(yè)務”是否能夠得上騰訊那種含金量標準。
  所以,把電信業(yè)與互聯網行業(yè)融合定位為電信時代(雖然謙虛地加了個“后”),已不很準確。至于判斷“電信運營商處于‘后電信時代’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核心物種地位”,在互聯網人看來,簡直是頭腦發(fā)燒得厲害了。
  準確的形勢判斷,應該說就是電信業(yè)與互聯網業(yè)融合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至于電信運營商的地位,頂多說在不算互聯網業(yè)的情況下,處于電信業(yè)部分的“核心物種地位”;如果真按“電信業(yè)與互聯網行業(yè)融合”的全生態(tài)來算,只能說處在離核心較遠的邊緣物種地位。
  2)形勢判斷失誤導致兩個頂層問題
  第一,不是核心物種,按核心物種定位,造成核心資源配置的錯位。
  聯通人根據2009年賽迪顧問提供的數據(互聯網應用服務以50.9%,超過互聯網基礎服務的49.1%),得出一個縱深的進一步判斷:“未來,隨著互聯網應用服務市場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以及基礎服務的飽和化和低廉化趨勢,互聯網應用服務在整體市場中的占比仍將繼續(xù)提升,成為產業(yè)生態(tài)的主導力量! 賽迪顧問數據沒問題,但從數據中得出的結論有問題。
  一方面,認為“互聯網應用服務”會主導,是一個嚴重的判斷失誤。
  在互聯網人看來,互聯網應用服務超過基礎服務,并不說明誰是主導。例如,蘋果的四五十萬開發(fā)者的總和服務收入超過蘋果商店服務收入,并不說明開發(fā)者成了主導者。因為三七分成本身就決定了開發(fā)者收入必定超過平臺提供者。
  另一方面,何為互聯網基礎服務,存在大的誤會。原來,這是一個由“核心物種”判斷派生的連鎖誤會,聯通人理解的互聯網基礎服務,居然就是電信運營商。所以他們說“作為互聯網基礎服務的提供者”的電信運營商云云,就不奇怪了。那么,我們互聯網人所理解的“互聯網基礎服務”(如基礎技術支撐服務業(yè),基礎業(yè)務支撐服務業(yè),ASP平臺)跑哪去了呢?居然在聯通眼皮底下消失不見了。
  經過換位思考,我發(fā)現這是電信思維中,與我們互聯網物種的人想反了的地方。電信這種物種看世界,似乎認為:互聯網全行業(yè)都是電信業(yè)的增值業(yè)務,或者叫互聯網應用服務。這是令互聯網人再吃驚不過的了:聯通把我們互聯網行業(yè)最精華的主力部隊看漏掉了。
  在這個判斷下,把聯通資源的主力軍拉上戰(zhàn)場的結果,就是主力跑到他們認為是互聯網基礎服務所在,而我們認為不是的地方。從互聯網人看,相當于聯通全部主力都投放給預備隊,放到了山后面,根本就沒參與前方作戰(zhàn)。這是看漏了、想漏了互聯網業(yè)也有核心物種這回事的結果。這樣配置資源,一旦作戰(zhàn),就會發(fā)現把主攻和佯攻陣地搞反了。
  這也是我們互聯網人為何能輕松攻上主陣地,在聯通眼皮底下冒出兩個聯通總市值的原因。應該說,咱們互聯網人在移動時代真是夠幸運的。如果小網通和聯通聽了候自強的,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了。
  第二,不是核心物種,且不承認自己不是核心物種,造成移向真正的核心物種機會的失去。
  前面說過,是不是核心物種,取決于語音與數據業(yè)務占比關系。沒有排除電信運營商經調整后成為真正核心物種的機會。
  正常判斷形勢,既是兩個行業(yè)融合,語音與數據業(yè)務哪種主導,主力資源就應向哪種核心業(yè)務領域配置。這是像摩根斯坦利等旁觀者馬上順理成章想到的。這也是候自強當年想救電信人時核心主張所在。如果聯通正常判斷形勢,就可以變不是核心物種,搶在互聯網行業(yè)之前,成為核心物種。但聯通按兵不動,什么也沒有做。因為他們根本就沒覺察出有個和他們不一樣的核心物種,摸到了陣地前沿,直到堵在門口被蘋果喊繳槍不殺時,才以凈利大幅下降來匆匆應戰(zhàn)。
  朱連興是蘋果大軍中的一員驍將。
  2008年7月的一天,數次創(chuàng)業(yè)失敗的朱連興,在郵箱垃圾資訊中偶然發(fā)現一條蘋果公司招募手機軟件開發(fā)者的信息。就在聯通與蘋果第一次接觸的當月,蘋果在北京舉行了一次針對iPhone 開發(fā)者工程的培訓。朱連興是參加者之一,當時只有寥寥幾十人。
  朱連興不會知道,蘋果最終迫使聯通付出巨大代價的絞殺戰(zhàn),從此刻就開始了。蘋果不是從終端這個角度理解iPhone,而是從互聯網人心領神會的“互聯網基礎服務”角度摸入聯通根本沒有發(fā)現的主陣地。朱連興偶然進入的陣地,已是最接近增值業(yè)務前線的最后一道核心陣地——ASP平臺,蘋果稱之為App Store。
共 4 頁:1 2 3 4 

《互聯網周刊》

相關閱讀:

分享到: 收藏

專題

锡林浩特市| 格尔木市| 天峨县| 林西县| 呼玛县| 鹤峰县| 长汀县| 临漳县| 漳平市| 阜新| 柳林县| 自治县| 商河县| 攀枝花市| 清苑县| 鹤峰县| 金坛市| 汾阳市| 连州市| 阿尔山市| 时尚| 凯里市| 交城县| 香港| 固始县| 榕江县| 德令哈市| 汉寿县| 西和县| 台中市| 东乡县| 道孚县| 合作市| 古蔺县| 甘南县| 定日县| 临沧市| 昔阳县| 金塔县| 体育|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