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行業(yè)應用>>>移動     [相關廠商信息]

手機“吸費”應打整個利益鏈條

2011/03/07

  據媒體報道,近日在貴州省手機“吸費”專項整治中,有五家電信增值業(yè)務經營企業(yè)因涉嫌違規(guī)面臨嚴肅處理。

  手機“吸費”問題由來已久,央視去年“3·15”晚會就曝光了手機“吸費陷阱”的新聞,國家工信部也多次下發(fā)文件要求各地開展整治手機“吸費”問題,只可惜屢禁不止。

  手機“吸費”屢禁不止,一方面是利潤相當可觀,懲處力度有限,說白了就是違規(guī)成本低,對手機“吸費”利益鏈條上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難有較大威懾力。另一方面,各地在整治手機“吸費”問題上,懲處有一定誤差。各地只知道懲處最終收費的電信增值業(yè)務經營企業(yè)(俗稱SP 企業(yè)),將手機“吸費”的所有板子全部打在他們身上,而對于“幫兇”手機制造商和通信運營商則沒有懲處措施,使這些企業(yè)難有顧忌之心。

  筆者認為,要徹底消除手機“吸費”亂象,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板子就不能只打在SP企業(yè)身上,必須對手機“吸費”利益鏈條上的手機制造商和通信運營商一起“打”,綁定懲處。道理很簡單,假如手機制造商,不僅是山寨手機制造商,也包括國內外的品牌手機制造商,如果不參與分贓,就不可能在手機生產中幫助SP企業(yè)安裝“吸費”軟件;同樣假如通信運營商遵紀守法,不參與分成,也不可能幫助SP企業(yè)扣費。

  可以說,手機“吸費”的贓款,沒有全部流進最終受益者SP企業(yè)的口袋里,相當部分的贓款被逍遙法外的手機制造商和通信運營商所分。從這個角度說,在手機“吸費”問題上,SP企業(yè)是主犯,手機制造商和通信運營商是從犯。只有一起懲處,才能斬斷這根違法的手機“吸費”利益鏈條,否則任何整治都難以完全收斂,只能收到短期效果。

新民晚報



相關閱讀:
RIM稱已開始公測黑莓Protect服務 2011-03-07
2015年:NFC移動支付市場規(guī)模將達1550億美元 2011-03-07
RIM即時聊天工具BBM或將登陸Android和蘋果iOS 2011-03-07
2010年中國手機購物市場規(guī)模達41億元 2011-03-07
摩托羅拉向Android社交游戲開發(fā)商Moblyng投資 2011-03-04

熱點專題:  移動增值
相關頻道:  增值電信新聞    

镇沅| 庆安县| 松潘县| 四会市| 南充市| 府谷县| 醴陵市| 叶城县| 武穴市| 广平县| 依兰县| 凭祥市| 延津县| 阜康市| 辛集市| 茌平县| 昌乐县| 安阳市| 阜南县| 鲁山县| 怀宁县| 孟津县| 靖宇县| 望江县| 麦盖提县| 库伦旗| 柏乡县| 南川市| 揭阳市| 南安市| 五家渠市| 奇台县| 松滋市| 基隆市| 茌平县| 雅江县| 元谋县| 兴山县| 贵港市| 府谷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