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青
——視頻會議在電信界已經存在了30多年,但從未能主導過市場。理論上視頻會議可以應用到多個領域:它能實現遠程醫(yī)療,進行遠程教學,便于居家辦公,等等。然而事實上,視頻會議的全部應用并沒有得到完全實現,其發(fā)展受到幾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的阻礙。
——最近幾年來業(yè)界開始重新關注視頻會議,大量相應的產品應運而生。軟硬件編解碼器競爭激烈;視頻終端價格開始下調;圖像傳輸質量有所提高;IP視頻會議系統(tǒng)尤其受到廠商和用戶的青睞。一切無不在表明,視頻會議的前景正如業(yè)內人士希望的那樣,生機勃勃,充滿希望。
——一、視頻會議的類型
——1.基于房間的系統(tǒng)
——這種基于房間的系統(tǒng)在帶有環(huán)境控制設備的專用會議房間里裝置一個或多個大屏幕,系統(tǒng)由屏幕、攝像機、麥克風和輔助設備等組成。這些配置是永久性的,它們不能移到別的房間或大樓內,但可以提供高質量的視頻和同步音頻。
——2.中檔(Midrange)系統(tǒng)
——如果某個客戶只是將視頻會議當作應急的必要措施,那么中檔視頻會議系統(tǒng)將是最有效的方案。該系統(tǒng)可以移動,系統(tǒng)組成包括一個屏幕、一兩個攝像機和幾個麥克風等。
——3.桌面系統(tǒng)
——桌面視頻會議日益受到青睞,因為它有效地利用了現有的資源。視頻會議僅僅是桌面上運行的多種應用之一。桌面機可以同時用于局域網和廣域網中的視頻會議,還可通過白板功能實現數據共享。一些桌面視頻會議系統(tǒng)支持TCP/IP,這類系統(tǒng)能用在橋接器、路由器和撥號線的銜接處,使用戶能夠方便、經濟地接入視頻會議系統(tǒng),特別是在ISDN業(yè)務還沒有實現的地區(qū)。
——用戶投資桌面系統(tǒng)有兩種選擇:若考慮低價值投資,則可以在現有PC機中增加視頻會議功能,并配以相應的硬件和軟件;若進行較高投資,則可以向廠商直接購買安裝有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PC機。
——4.可視電話系統(tǒng)
——可視電話系統(tǒng)用于點到點通信,它滿足了在電話上進行視頻會議傳輸的需求。系統(tǒng)組成包括一個小屏幕、內部攝像機、視頻編解碼器、音頻系統(tǒng)和鍵盤。
——二、視頻會議標準現狀
——90年代之前,視頻會議系統(tǒng)一直使用專用的編解碼硬件和軟件,會議呼叫的各終端使用的編解碼器必須來自同一個廠商,否則不能正常工作。專用產品的使用極大阻礙了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可擴展性和各系統(tǒng)間的互操作性。
——鑒于此,國際標準組織陸續(xù)開發(fā)出一系列視頻會議的標準,以保證各系統(tǒng)間的互操作。到1997年,ITU-T制定的適用于視頻會議的標準有:
——①H.320用于ISDN上的群視頻會議;
——②H.323用于局域網上的桌面視頻會議;
——③H.324用于電話網上的視頻會議;
——④H.310用于ATM和B-ISDN網絡上的視頻會議。
——這些標準拓寬了視頻會議的性能及其潛在的市場,受到了業(yè)界的支持和歡迎。特別是1997年3月出臺的H.323v2(不保證業(yè)務質量的基于局域網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和設備標準),為那些與Internet和Intranet相連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提供了互通的標準,各廠商紛紛推出符合該標準的視頻會議產品。
——另外,1998年2月推出的V.90標準(即PCM-modem標準)將用戶線的下行速率提高到56~64kbit/s(理論上),進一步推動了以電話網為基礎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市場發(fā)展。其他標準還包括:視頻標準H.261,H.263;音頻標準G.722,G>728,G.723.1;多點會議應用標準T.120等。
——三、視頻會議的有關問題
——長期以來視頻會議系統(tǒng)給人的印象都是昂貴而體積龐大的,很少有用戶能夠負擔得起維護工作。近幾年來,各廠商開始致力于開發(fā)便宜且體積小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他們確實也做了很大努力,但結果離所承諾的還是相去甚遠。幾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視頻通信業(yè)務的發(fā)展。
——(1)質量問題
——電視質量的視頻傳輸約為33幀/s;基于ISDN的點到點視頻傳輸在理論上可以達到30幀/s。而桌面視頻會議實際上的傳輸速度一般為10幀/s,如果在Internet高峰期傳送或在局域網上傳送大文件,速度還會降到5幀/s。這種質量的視頻傳輸業(yè)務對用戶產生不了很大吸引力,因而也不可能大規(guī)模地投入到商用視頻通信市場中去。對于以PC機和電視機為基礎的視頻系統(tǒng),全活動的視頻圖像是不可能的,一般得到的圖像都不太穩(wěn)定。
——(2)價格昂貴
——無論是直接建立在用戶住宅端還是通過業(yè)務提供商發(fā)送,每秒傳輸30幀圖像的高質量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價格一般都在五位數以上。如PictureTel的高端解決方案售價高達70000美元。
——(3)現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帶寬不足
——即使在有了數據壓縮技術之后,視頻會議應用還會占用很大的帶寬。雖然目前有許多寬帶解決方案,然而一些關鍵的技術(如xDSL、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 modem)、ATM、千兆比特以太網和ISDN等)尚缺乏經驗并有待發(fā)展。總而言之,直到現在還沒有支持視頻會議應用的足夠的帶寬保證。
——視頻會議業(yè)務不穩(wěn)定的發(fā)展勢頭并不完全由于技術上的缺陷,其市場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視頻會議的市場主要面向企業(yè)、政府部門以及一小部分居民用戶。政府機構對于遠程醫(yī)療、遠程教學等項目頗感興趣。這些項目都是試驗性的,還不夠成熟,而且在商業(yè)上也不會有太大收益,因而商業(yè)部門對此缺乏興趣。
——四、IP視頻會議技術有待發(fā)展
——隨著ITU-T建議H.323的出臺,基于IP標準的視頻會議技術的應用也相應展開。最簡單的IP視頻會議系統(tǒng)只需在桌面型微機(內置聲卡、調制解調器等)的基礎上配備攝像機、話筒、視頻捕捉卡和相應的軟件,且系統(tǒng)的成本相對較低。隨著時延問題被IETF技術和標準(如組播技術、帶寬預留協議和實時控制協議)逐步解決,基于IP的視頻會議方案把終端互操作性和高傳輸性能結合了起來。就標準而言,資源預留協議(RSVP)有助于避免網絡擁塞,保證了視頻會議的傳輸質量;實時傳送協議(RTP)雖然不能保證數據傳輸的完整性,但能利用時間戳方法處理好定時關系,確保了傳輸過程中的數據順序不被打亂。
——IP視頻會議近年來備受關注,原因之一是其價格較其他系統(tǒng)便宜。EDS公司的IP視頻會議產品每個桌面系統(tǒng)售價可低至200美元,加上編譯碼器每位(per seat)也才600美元;而ISDN視頻會議產品每位高達上千美元,還不包括月租費。IP視頻會議業(yè)務的開發(fā)不僅能替用戶省錢,也為廠商節(jié)省了開支。據EDS公司估計,每個桌面的IP視頻會議為其節(jié)省了400美元。
——IP視頻會議的質量一直是困擾商家和用戶的問題。Intel,PictureTel,VDOnet和VocalTec均聲稱其系統(tǒng)在企業(yè)局域網上的視頻傳輸速率可達15幀/s;WhitePine的Cu-SeeMe為11幀/s; Microsoft生產的NetMeeting僅為10幀/s。IP網絡的帶寬限制嚴重制約了IP視頻會議的傳輸質量。
——五、視頻會議市場的前景樂觀
——不論視頻會議開始發(fā)展得有多緩慢、受到了多大的阻礙,它的未來還是很樂觀的。多媒體通信協會(MMTA)于1997年底對視頻會議進行了統(tǒng)計和預測(見表1),預計到200l年底全球視頻會議市場總額將達到102.5億美元。
——桌面視頻會議方案平均售價開始降到10 000美元左右,Intel出售的桌面方案大約就是這個價錢;Madge Network的VideoSwitch產品售價低于12 000美元;而Sony的TriniCom工作組系統(tǒng)約為8 000美元。
表1 全球視頻會議市場統(tǒng)計和預測(單位:億美元)
|
——8×8是一家美國的半導體制造商和視頻會議廠商,它生產的ViaTV視頻會議系統(tǒng)以普通電視為基礎,ViaTV在美國售價為29 999美元,銷售情況相當好,因為用戶不需要另外購置PC機,只需一條電話線外加一臺電視就足夠了。3Com提供的類似產品名叫C-Phone,價格比ViaTV便宜。8×8已經和歐洲、中國臺灣等地簽署了協議,不過ViaTV在海外市場是否能成功還拭目以待。
——據統(tǒng)計,1997年約有95%的視頻會議通過ISDN實現(使用H.320標準),但美國Forward
Concepts公司的全美市場調查表明,基于ISDN的視頻會議已基本達到飽和,不會再有太大發(fā)展;而隨著H.323v2和V.90等標準的制定完善,基于電話網(使用H.324標準)和基于IP網(即基于局域網,使用H.323標準)的視頻會議將成為今后該領域發(fā)展的主流。(摘自“現代電信科?!-- #EndEditable -->
視頻通信的未來趨勢 2002-01-30 |
分布式視頻會議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及實現 2002-01-30 |
交互電視進一步走向現實 2002-01-30 |
基于分組網的多媒體視聽業(yè)務的發(fā)展 2002-01-30 |
中國會議電視現狀及未來發(fā)展展望 2002-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