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時瑞:謝謝顧大慶先生,他介紹了法國電信在IPv6網絡部署方面的經驗,包括了他們的技術、經驗,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下面,進行第二個專場討論,是IPv6網絡部署和優(yōu)化。第一個演講的是華為技術運營商IP產品線高級營銷經理劉學斌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IPv6快速增量部署方案》。
劉學斌:今天能夠有幸聽到業(yè)界的運營商和同仁對于IPv6的部署分享了很多的經驗,我們的產業(yè)鏈、技術準備度、經驗等給大家做了分享。這些經驗在華為的全球商業(yè)拓展中,與運營商、標準組織也進行了充分的探討。

華為認為在IPv6的部署和商業(yè)化的演進過程中,首先還是要解決一個迫切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在中國移動、中國聯動、中國電信的領導演講中我們都看到了,運營商作為產業(yè)鏈重要的一環(huán),有能力打破這個局面。對于華為來說,我們認為首先網絡還是要先行,其次是業(yè)務跟進、終端隨后。對于業(yè)務系統來說、對于運營商來說,自營業(yè)務是掌控在自己手里的,是容易做演進的。
那么,在演進的過程中,其實最大的挑戰(zhàn),我們認為還是來源于業(yè)務、終端,以及網絡的邊緣層。業(yè)務系統因為涉及到規(guī)模龐大,參與的方方面面比較多,所以在引進的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商業(yè)方面的障礙,對于終端系統來說,現在的進展應該相對來說是比較樂觀的,包括運營商、芯片廠商、設備供應商都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相對來說網絡的支撐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標準與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另外,網絡這一塊相對于終端業(yè)務系統來說,它的投資是比較小的,也是容易首先跨出向IPv6演進的這一步的。
那么,針對管道的IPv6演進,我們認為現在業(yè)界出現了多種主流的技術,像雙棧、隧道、地址轉換,實際上每種技術出現的背景,與運營商的實際情況、業(yè)務發(fā)展策略、投資節(jié)奏都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我們目前還看不到一個醫(yī)藥治百病的解決方案。那么,我們就必須針對每一種演進技術,結合運營商自身的情況,去具體的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結構、業(yè)務發(fā)展策略的解決方案,來向IPv6演進,解決由于IPv4地址消耗的問題,影響到業(yè)務發(fā)展的的困境。
從我們跟全球的運營商的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在初期采用的雙棧的方案,是一種比較現實,也是必須要做的一步。但是,現在像隧道技術也在慢慢地納入大家研討的一些范疇。針對不同的運營商,可能在選擇演進與技術方案的時候,會有一些相對激進的做法,比如說剛才法電的專家介紹的隧道技術,在中國來看是比較激進一些,因為它涉及到大量的家庭網關的改造,但是它應該是符合歐洲的運營商具體的情況。歐洲的運營商現在面臨的一是IPv4的地址已經嚴重匱乏,另外一方面它的業(yè)務系統針對企業(yè)的接入已經明確要求提供IPv6的能力。另外,對于法電來說,他是技術實力比較雄厚,而且歐洲的運維成本相對于設備的采購成本是高很多的。所以,法電在投資結構方面要想辦法大幅度降低運維成本,這樣我們需要維護一套技術體制。我在IPv4向IPv6遷移的過程中,接入這一塊IPv6和是必然的過程,而相對于承載網絡,比如說城域網等都是IPv4的網絡,我們有一些PE的技術可以幫助它快速打通IPv6的隧道,實現IPv6業(yè)務穿越IPv4骨干的互訪。
共 2 頁:1 2
網易科技